“又让你们费心了,真的感谢……”在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病房,一位患儿父亲接过护士递来的保暖衣物,反复说着感谢。这句简单的话背后,是一个家庭正在经历的艰难。
孩子因为心理问题第二次入院,平时很少开口说话,总是一个人待在房间,不愿与人交流。而孩子家庭的情况,更让这份“沉默”添了几分沉重:孩子母亲身患残疾且有智力障碍,生活无法自理;父亲一边照顾孩子,自己也因意外而受伤,手术植入的钢板,只能长久携带,全家的生活来源只有低保,连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。
第一次住院时,护士们就发现,父亲常常啃冷馒头填肚子,孩子也总不愿吃饭,大家关注到原来父亲准备的饭有时是白米饭加素菜,有时就是稀饭加咸菜,甚至为了省钱,几天前有味的饭还在吃,孩子不吃,这位父亲也会热热吃,念叨着:没事没事,还能吃。于是,科室的护士开始为他们订饭,把热乎乎的餐食送到病房。一顿顿饭,不仅暖了身体,也一点点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。尽管孩子回应不多,医护人员依然坚持用耐心与她沟通,默默传递着关心。


这次入院后,天气转冷,科室护士们发现孩子的衣服很单薄,便从家里带来厚衣服送给他们。面对孩子不愿交流的情况,医护人员也调整了方式,试着用画画、贴钻石画等更轻松的活动与她互动,慢慢接近她的内心,刚开始,孩子不愿意下床,更不愿意多与工作人员交流,现在也会积极参加早晨的跳操与工娱活动,以此回馈护士们的关心。
在儿童青少年心理科,治愈心里的伤,不仅需要专业的治疗,更需要无声的陪伴和实实在在的温暖。对这个家庭来说,一餐热饭是生活里的踏实,一件厚衣是寒冷中的慰藉。而对那个沉默的孩子来说,每一次耐心的陪伴、每一个温柔的举动,都可能成为照进她世界的一缕微光。
未来,科室仍会带着这样的初心,继续为更多这样的孩子撑起一片天空,陪伴他们,慢慢找回表达的勇气。




